返回

第21章 碰头会(一) 1627崛起南海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更别说再抽出人手去开矿了,所以我希望执委会能在政策上对我们有所倾斜,至少要在人力上保证我们的需要。”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开矿可需要不少人手。”目前负责人力资源调配的宁崎低声应了一句。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今天不是抓了几十个明军俘虏吗?这可都是上好的劳动力,我申请把这批人先划给建设部用。”刘山夏毫不掩饰地暴露了自己的真实目的。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一共就这么点人,你一张嘴就全要了,是不是有点吃独食的嫌疑?”有其他人对此提出了质疑。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刘山夏对可能会出现的状况显然做了充分的准备,摇摇头反驳道:“我这可不是吃独食,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所有的在建项目都是我们建设部在负责,如果我这边人手不够停工了,那么所有的后续项目都得停下来等。同志们,时间就是金钱啊!早一天把劳动力划给我,大家就能早一天住进公寓,洗上热水澡,这难道不好吗?”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说到与每个人利益攸关的话题上,这下就让与会者们失去了反驳的动力。穿越众来到这个时空之后最难以适应的并非湿热的气候或是繁重的体力劳动,而是简陋的居住条件。在大多数人看来,没有那么一间属于自己的小屋,似乎就找不到足够的安全感与归属感。而要想早日分到福利房,必定绕不过建设部,那么支持建设部的工作似乎就成了唯一的选择。但这么想的人也只是大部分而非全部,比如海运部就不同意这种人力分配方案。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我不同意把今天俘获的明军全部交给建设部!”孙长弥举手表明了态度。而坐在他旁边的越之云虽然没有开口,但平静的表情说明他的看法跟孙长弥是一致的这同时也代表了海运部的态度。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我和越之云刚才去看了那条船,按俘虏的说法,叫做海沧船,简单说我们可以认为它就是一艘小号的福船,排水量大概在八十吨左右,船板由杉木制成,桅杆则是樟木的,船身用桐油、蛎壳灰和麻丝的混合物做了防水处理,另外船板船身之间的连接大量使用了铁钉,各式各样的铁钉,方钉、铲钉、扁头钉、锔钉……”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说重点行吗?”有人对于这些细节的罗列有点不耐烦了,毕竟不是每个人都会对明代的海船有研究兴趣。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这就说到重点了。”孙长弥并没有因为被人打断话头而不快,继续说道:“以我们现有的条件,要复制这么一艘船就得要六到八个月时间,这还得是在备齐船料的前提之下。考虑到我们还得新建一所造船厂,这个时间至少还会因此顺延一个月。”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人群中传来一阵交头接耳之声。所有人都很清楚三亚并不是穿越大业的终点,而是起点,但要将开疆拓土的计划进行下去,海运无疑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作为专业人士的孙长弥,话里话外显然对于可预见的造船计划并不看好,这让大伙儿都有些不安了半年才造一条排水量不足百吨的福船,那要等多少年才能看到驰骋大洋的舰队出现?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陶东来和宁崎小声讨论了两句之后才开口问道:“那么海运部认为今天俘获的这批明军当中,有能够派上用场的人?”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没错。”孙长弥很满意陶东来能够听出自己的弦外之音,点点头道:“我已经看过审讯记录,那十个水手里面,有三个人在船寮做过事,具备一定的造船经验,这种熟手可以大大缩短造船所需的时间。另外,这艘船也暂时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内容可能显示不完整,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