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82章 大汉第一锅(卷终) 红警之大国崛起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希望引渡“七君子”的愿望,而此时正值汉华多项合作的谈判进入关键时刻,蒋中正面临国内外巨大的压力,迫切希望与有着强大军事实力的大汉帝国结盟,所以在与赫巴尔会谈结束的数日后即宣布:“七君子”将作为文化特使,出访汉帝国。

这个决定让全国上下一片哗然,让宋庆龄﹑何香凝﹑胡愈之等准备发起“救国入狱运动”的一干社会名流哭笑不得,由******直接转变为文化特使,汉皇这是闹的哪一出呀?救人也没这么救的?

“七君子事件”遂不了了之,但经此一事,好多人觉得,那个远在南太平洋建立大汉帝国的汉皇,那个传说中无所不能的神之子似乎离中华并不远。

而钟义其实是动了爱才之心,七君子无一不为大才,在文盲众多的中华更显突出。七人乘军情局调派的专机来到南华后,受到了汉皇陛下的热情接见,他们发现这位年轻的汉皇不仅知识渊博、涉列甚广,而且对于不同的政治理念如纳百川,无论你坚持怎样的救国、强国思想,陛下都可以侧耳倾听,坦言相告。记者出身的邹韬奋更是兴奋的大声呼喊:愿为南华鬼,不枉中华人。陛下英明是大汉幸事,华人幸事。主动请缨愿在南华开办一家报社,为大汉中兴贡献书生之力。

钟义也很是开心,当场批准,由皇室出资、邹韬奋为主编的《南华报》将在全国发行,用以宣传帝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政策,宣传大开发、大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工作者、先进事迹。

其后,沈钧儒、沙千里等也都表示同意留在南华,章乃器更是请陛下特批允许其加入空军部队,那怕做个地勤也心甘情愿。唯一的女性史良被任命为教育大臣,成为七君子加入帝国内阁的代表。

大汉帝**事大学、汉文学院、东莱大学、丹阳大学等一批综合性大学迅速定址开工建设,而在首都长安,分别以四辆分基地车为中心的四大区域中,朱雀区更是以众多的各级院校成为了皇家大学城。皇家理工大学、皇家指挥学院、皇家医科大学和汉华大学被誉为四大皇家学府。

“七君子事件”带来的巨大影响是委员长始料未及的,因为七君子在南华都得到了合适的安排,就任**官的沈钧儒与《南华报》主编邹韬奋成为了部级领导,而且从事的都是他们所挚爱的行业,史良更是进入内阁,就是委员长再见到人家,也得称一声史良阁下,这样的变化证明汉皇很是尊敬读书人,尤其是来自于中华的读书人,这让国内混得不如意的许多人心中都悄悄地动了一些小念头。一段时间以来,移民中的文化阶层和各行业精英人士渐多,据军情二处和一处的情报,长江上的船业大王卢作浮已经卖了所有的内河船只,倾其所有购买了数艘远洋客船,而且全家已经移民渔阳,创建南华远洋运输公司。类似的行业大王举家移民南华的已不足为奇,君不见大汉首都长安城中玄武商业区,诸多中华老字号都已临街而立,为帝国增添了许多传统气息。

陛下曾与秦映雪微服巡视此地,见此情景后开怀大笑,被行人发现身份时,汉皇依然兴致不减,在街口的一家东来顺涮锅城吃过火锅,还乘兴题字“大汉第一锅”以充饭资,把老板乐得嘴都合不上了。

走出饭店,在皇家卫队的护卫下登上赤免越野车后,陛下对着身旁的秦主任问了一句:“映雪,你真没带钱呀?我的字那么难看,让我丢人!”

冷面娇娃难得的两腮微红,别样的风情看得陛下有些失神,秦映雪嘟囔了一句:“皇帝没上街带钱的习惯,我也没自己逛过街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红警之大国崛起》,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