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十五章文化事业 重生在顺治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淑云还翻出了从欧洲带回来的皮手套,让他给康熙带去,并且大言不惭的谎称是自己亲手做的。就算是给老康的新年礼物啦。

这把收到手套的康熙给高兴的。一连几天见了谁都是笑呵呵的。一时间搞得宫内外的气氛是分外和谐。

在李德全来时,淑云就趁机让他帮忙在内务府找几个精通铸造和印刷术的工匠。

因为淑云想要捣鼓铅活字印刷术了。现在清国也有活字印刷,但多是木活字,泥活字和铜活字,做工都比较粗糙,印出来的效果当然就不好。而更多的还是用古老的雕版印刷。

庄上的孩子们上课用的课本,考试的卷纸等等这些,编写完成之后,都要找作坊印刷,花费大不说,而且还特别麻烦,又费时间。通常就是一张考试的卷纸送到印刷作坊,弄好后取回来最快也要4、5天。这还是看在老主顾的面子上,人家给赶了工的。要是课本的话,就更别提了。一学期的课上完了,课本还不见得能不能拿到手呢。而且最可气的是,一些涉及西学方面的内容,人家还死活都不给印,说是朝廷明令禁止的。

淑云他们就这么几个人,也不能把时间都花在抄写课本上吧。要是把内容都写在黑板上,让孩子们自己抄,浪费时间不说,而且没有规范的课本,对学习质量总会有影响的,也显得不正规啊。

要是雇些人,在庄子上弄间小作坊,自己印的话,雕版工,印刷工,打杂的等等,没十个、八个人就别想置办起来。

淑云思来想去,既然有老康照着,倒不如在内务府找些手艺高超的工匠,把铅活字印刷术捣鼓出来。那样的话有两、三个人就完全可以操作了,而且印刷效果好,速度也快,成本相应的也减少了。如此一来不仅方便了自己,也造福了更多的读书人,而且更利于文化的传播。

制作铅活字的材料淑云也知道,就三种金属——铅、锑、锡,自己只要把这三种金属的特点和样子告诉铸造的工匠,至于搭配比例,到哪去找,那就是他们的事了。淑云只负责检验成果。

至于油墨,现在就有,而且还不错。如果到时发现不好用的话,大不了再让他们改进改进。可不要小瞧这时候的工匠,那手艺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棒着哪,要是他们也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想必不会比后世普通的科学家差。

感谢书友暮色扰扰,晚空坠星,爱你的宝贝小猪,打赏作品100起点币。(未完待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重生在顺治末年》,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