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四章 绝不允许 重生在顺治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管事。“谁还有话说?”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大家全都低着头,没有一个人敢之声。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谁还有话说?”淑云又问了一边。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没有,东家,我们都听您的。谁要是再敢起什么缠足的幺蛾子,我钱阿福第一个收拾他。咱是庄稼人,整对小脚出来还怎么干活?真是吃饱了撑的。”还是钱阿福这个大管事机灵,第一个表了态。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众人也回过味来了,七嘴八舌的纷纷附和。今天这样的好日子,都是淑云,是庄子给他们的,谁也不想被赶出去,再过回以前那样三餐不济的生活。再说,大多数的庄户也从来没想过什么缠足,就是少数几个短见识的娘们起了心思,还没等他们动作,就都被自家男人制止了。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行了,你们知道就好。我这也是为你们好。阿福那话说的不错,都是庄稼人,把脚弄成那样,站都站不稳,还怎么干活,怎么照顾老人孩子。说句不好听的话,就那小脚,一旦遇到战乱或是危险,想跑都跑不了,这一点你们应该深有体会。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好啦!你们把我刚才的话传达给所有的庄户。钱刘氏和孩子们留下,其他人都忙去吧。”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几个管事走后,淑云看着下面站得笔直的孩子们,说道“你们都是我的学生,作为你们的老师,我要对你们负责,而老师的责任就是传道、授业、解惑。你们中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什么是缠足,即使知道的,也不见得能了解的十分透彻。现在我就给你们好好的讲一讲缠足。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缠足,是一种摧残肢体正常发育的行为。缠足的女子要从幼年开始裹束自己的脚,慢慢地拗折足部骨骼,使之畸形。缠足后的一双小脚,不仅在实际生活中有种种不便,而且在整个裹脚过程中,妇女要承受极大的伤残痛苦。这种毫无实际效用,又使承受者极端痛苦的事,已经绵绵了数百年。”说道这里,淑云起身在黑板上画下了缠足后和正常的脚掌的对比图。“这就是缠足后脚掌和骨骼的形状,从医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明显残疾的表现。”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德颜,你要问什么?”淑云见丁德颜在下面举起了小手,就问道。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老师,既然缠足不好,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想要缠足呢?”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你这个问题很好,说明你在认真思考,同学们,你们要记住,不管做什么事都应该有一个认真思考的态度,这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接下来我就给大家讲讲缠足这种陋习盛行的原因。元代伊世珍的《琅环记》说:“吾闻圣人立女而使之不轻举也,是以裹其足,故所居不过闺阁之内,欲出则有帏车之载,是以无事于足也。”又如《女儿经》中说:“为什事,裹了足?不因好看如弓曲;恐她轻走出房门,千缠万裹来拘束。”从这几句话中不难看出,是为了把妇女禁锢在闺阁之中,便于操控。这是其一。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其二:据说裹脚是起源于那位吟唱“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南唐后主李煜,他的嫔妃们用布把脚缠成新月形,在用黄金做成的莲花上跳舞,李后主认为这是至美,于是后宫中就开始缠足,后来又流传到民间。一些文人士大夫视女人如玩物,病态审美,赏玩小脚成为癖好。成语“品头论足”还有“金莲”、“三寸金莲”、“香钩”等等就是出自他们之口。就连大文豪苏东坡也不能免俗,他的《菩萨蛮》咏足词云“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甚至还制定出了小脚美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内容可能显示不完整,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