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十六章 黄河,黄河(上) 重生在顺治末年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一下,嗔道“哎呀,你真是的,就会打击人。反正我现在学以致用了,咋地吧?”

老康哈哈大笑道“是,你聪明,能未卜先知,行了吧。快和朕说说黄河的事儿吧。”

于是淑云在老康的催促下,又开始说道“黄河的平均径流深度79米。但水量不是很大,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两岸缺乏湖泊且河床较高,流入黄河的河流很少,因此黄河下游流域面积很小。整个黄河都是从高到低的走向,地形起伏不平,坡陡沟深,进入下游后河道平坦,水流变缓,泥沙大量淤积,河床高出地面4~5米,尤其是流经黄土高原时,那里水土流失严重,所以夹裹了大量的泥沙,这也是导致黄河经年泛滥,又极难治理的最主要原因。我计算了一下,黄河流域,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在面积如此广阔的土地上生活的人们,汲水、灌溉基本上都是依靠黄河的。有一种说法叫做“地上悬河”,想必皇上也听过,就是“槽高于滩,滩高于背河地面”,黄河就是最典型的悬河,而且我相信,要是不加以控制和治理的话,随着黄河流域人口的增加,这种情况还会进一步加剧。黄河可以说孕育了华夏的人类和文明,可是也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灾难。其实也可以说这一切都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康熙是头一次听到这种说法,于是打断淑云,不解的问道“为什么说是人类自己造成的?早在夏之前,就有“大禹治水”,由此可见,黄河自古以来就是经常泛滥啊?”

淑云道“关键问题就在于此,《禹贡》中所称:“禹别九洲,随山浚川”,表明当时黄土高原地区土壤侵蚀已十分严重,大量泥沙入黄,使黄河下游河道淤积日益严重,人们才会产生“随山浚川”(亦即随着山去导滞,疏浚上游的河道)的设想。那么在此之前呢,黄河是什么样子的,据我所知,其实最早的黄河不是现在这样的,那时候黄河河水清澈,沿岸遍布森林和草原。气候温润,特别适合人类居住。尤其是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也就是现在黄河泛滥最严重的河南、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等地。”

感谢书友,趴趴奇,freeseas_7,maryane,青鸾飞凤,库里星尊,投了1票粉红票。

感谢书友飞天雪域打赏100起点币。

时间如飞刀,刷刷的过啊。一转眼就28号了,小鱼接着向亲们求粉红。(未完待续,)!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重生在顺治末年》,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