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五章 黄河重卡 重生之实业大亨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懂就行?这是为什么?”李卫东一头黑人问号。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崔大山则开口解释道:“咱们公司不是没有重卡么,我担心这次买来一批重卡,比较难修理,所以先派你去看看人家厂家是怎么修车的。如果连你都能看懂的话,我想咱们车间的师傅们,也都能修理重卡了。”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什么叫连我都能看懂!”李卫东小声抱怨了一句。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崔大山的想法很简单,李卫东作为一个车间混子,代表着汽修车间的最低水平,如果连最低水平的李卫东都能看懂如何修理黄河幺六二的话,那么车间里的其他师傅,自然也就能修理这车。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除了我和那两个货运处的司机师傅之外,还有谁去济城市?”李卫东又问道。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既然是去买车,采购处的王海滨肯定是要去的,只是不知道采购处去几个人。”崔大山开口答道。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真是冤家路窄啊!”李卫东长叹一口气,接着问:“照这么说,这次去的人,职务最高的就是王海滨了?”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恩,排第二的应该就是你这个以工代干。”崔大山点了点头。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那我得听王海滨指挥了?”李卫东一脸不爽的问。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他要忙着跟黄河汽车制造厂谈采购,没时间指挥你。”崔大山接着安慰道:“你这一趟去济城市,也就是四五天的时间,其中还有两天是在来回的路上,真正待在黄河汽车厂的也就两三天。你也不用太理会王海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就好了。”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回到家中,李卫东一边收拾衣服,一边回忆重型卡车的事情。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在李卫东的记忆当中,直到1986年,青河运输公司才引进了第一批重型卡车。现在才是1985年的元旦,也就是说此行前往黄河汽车制造厂采购重卡,注定要无功而返。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一个地级行政区的国营运输公司,竟然没有重型卡车,现在听起来好像不太可能,但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几乎所有的国营运输企业都没有重型卡车。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当时国内的重卡,都优先供给采矿企业,运输企业是分不到重卡的。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中国的第一辆重卡诞生于1960年,就是黄河汽车制造厂参照着斯柯达706重卡的样子,手工打造出了一辆重卡,那就是著名的JN150。朱老总亲自为其题词“黄河”二字,至此便有了黄河汽车。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然而这辆黄河JN150却是一个失败的产品,作为“超英赶美”特殊时期的产物,黄河JN150的设计和质量都有着重大的缺陷。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就比如当时的黄河厂并没有大型冲压机,也就无法制作大梁,最终黄河厂买了六个千斤顶,用千斤顶硬生生的压出了一个大梁。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在六十年代,这是一个用智慧克服困难的励志故事,被广为传颂。然而千斤顶做出的大梁,怎么可能够跟冲压机做出来的大梁相比!品质上真的差了好几个档次。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汽车制造毕竟是要讲科学讲工艺的,土办法做出来的汽车零部件,外观看起来一样,但工艺水平达不到,质量就是不行。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没有专用机床,没有技术资料,缺乏资金,材料紧缺,工作人员也没有经验,造出来的重卡,注定就是个不能用的花架子。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高端的制造业,不是靠艰苦奋斗和耍小聪明就能做好的,技术才是根本。国产重卡空有个花架子

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内容可能显示不完整,请退出阅读模式,m.touwz.org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