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传承的是雄风 大宋兵器谱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是极是极”

郑太点头,道:“我听王韶王将军说过此事他也以为,麻扎刀太轻,对上马军,很难有胜算他一直想做一种能对付马军的战刀,却是没有成功这事,官家责成军器监处置,到眼下,也没有成功吴指挥,你这一把刀,非同小可呀从此以后,对付马军,会轻松些”

马军就是骑兵,用来打步兵,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宋朝,恰恰多步兵,少骑兵,遇到西夏、辽国的骑兵,宋军只有挨打的份

斩虏刀虽好,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那是不可能的可是,却能让宋军的不利有所减少,这是好事

“吴指挥研究了前朝的横刀,方有斩虏刀”皇甫嵩很是欢喜,声调都高了好几个分贝

“要不是皇甫大人帮忙,也不会有此刀此刀之问世,皇甫大人功不可没”吴骥笑言

“呵呵不敢当,不敢当我只是收藏了一把横刀罢了”皇甫嵩心中着实欢喜,如此了得的战刀问世,有他的功劳,这是谁都很欢喜的事儿

“嗯”郑太点头,点评道:“前朝横刀,来自于汉代环首刀,而斩虏刀来自横刀,好好好因环首刀,而有强汉雄风,前朝有横刀,方有盛唐气象,本朝有斩虏刀,一定会有大宋雄风”

言中之意,就是说,这是一个传承汉朝开创了强汉雄风,唐朝继承了汉朝雄风而有盛唐气象,吴骥设计出了斩虏刀,这是一种继承,不仅仅继承了横刀的锋利与适用,在于,继承了盛唐气象

给他们这么一说,吴骥、皇甫嵩、乔大元他们不由得热血沸腾

要知道,汉与唐,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两个王朝,无论是文治,还是武功,都达到了一个让人仰视的高度在汉唐之时,中国皇帝打个喷啑,很多国家就会感冒

在那时,中国皇帝的号令,谁敢不遵?谁敢不从?

要是敢不遵从,必然招致大军征讨

而宋朝,恰恰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积弱的王朝,就是稍后的元朝,还有刚刚过去的清朝,都比宋朝强大得多

由极盛的唐朝到积弱的宋朝,这才多少时间?无数人都在怀念大唐气象,无数人在奋斗,想恢复大唐时期的强盛

宋人这种怀念是最为强烈的,一提起唐朝,难免就会为积弱的现实而感慨万端

“一定会有”

吴骥狠狠点头,改变宋王朝的国运,让宋朝变得强大,在这一刻,无比的激烈,充塞在吴骥心间

“一定会有”

皇甫嵩、郑太、乔大元他们无比振奋

边关之上的百姓,对宋朝强大的期盼是最为强烈的若是宋朝强大了,就不会有契丹人的滋扰,边关百姓就不会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每当契丹人犯境之时,边关百姓就怀念大唐的强盛,就会说,在唐朝时小小的契丹焉能横行?只有夹着尾巴的份

“可是,一把名刀,必须要经过热血的洗礼,要一场一场的血战拼杀,方能检验其是否真的好用,才能经过一次一次的改进,臻于完善”郑太的眼光非常独到,打量着斩虏刀,笑道:“此刀初一问世,就如此了得,虽未臻完善之境,可以装备军队了”

他说得很有道理,无论是汉朝的环首刀,还是唐朝的横刀,都是打出来的在刚问世之时,并不完善,只有在经过一场一场的血战拼杀之后,才能找到其需要改进之处

只有经过无数场血战之后,才能成为名世之刀

“郑大人所言,极是有理”吴骥并没有狂妄到认为眼下的斩虏刀完美无缺的程度,其中,肯定有需要改进的地方,这需要在实战中进行检验:“我准备,先做一批出来,把军队装备起来”

“吴指挥,有一句话,我得提醒你”郑太打量着吴骥,道:“岁币交接之期不远了,每当岁币交接之际,契丹人都会闹些动静以前,是雷声大,雨点小,没有打起来越是这样,越是让人不放心,兴许,就在这年,会有一场大仗是以,这斩虏刀非常重要,若能大量制造,让边关的军队能大量装备,那么,契丹犯境,必将遭到迎头痛击”

吴骥如今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营指挥,于岁币之事还不太清楚,听他如此一说,不由得眼睛一亮,道:“我一定会尽力,尽可能多造些斩虏刀”

“东家,真要如此的话,这铁匠就不够了光凭我们归信的铁匠,远远不够”乔大元了解铁匠行情,忙提醒吴骥

“嗯,那我过几天就去雄州请些铁匠回来”吴骥略一思索,立时有了主意

小说阅读下载尽在泡书中文网快小说多:///!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大宋兵器谱》,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