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百六十六章 君前奏对 明廷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周正讲述擒获高迎祥的经过,一直笑眯眯的不断点头。

他身旁还站着王承恩,李忠,以及首辅温体仁,兵部尚书杨嗣昌。

崇祯听完,神色感慨的道:“若是朝中大臣皆能有爱卿的一半用心,西北何至于糜烂至此。”

温体仁,杨嗣昌面无表情,对于崇祯这样打脸的话,仿佛没有听到。

周正早就从李忠那摸清了崇祯对他的态度,神色不动的抬着手,道:“陛下谬赞,臣只是尽本分。”

崇祯轻轻点头,越发赞许又感慨的道:“若是早能用爱卿,或许很多事情不止于此,朕悔之晚矣。”

周正对于这样的话,完全不放在心上,只是抬手谦逊。

崇祯看着周正脸上的疲惫之色,关心的道:“爱卿,对于西北之乱,可还有其他见解?”

周正与卢象升讨论了三天两夜,熟烂于心,张口就道:“陛下,乱匪波及五省,势多分散,官军虽然精锐,却无法兼顾,臣以为,当分轻重缓急,有针对性的剿除。”

崇祯听着,稍稍思忖,转头看向杨嗣昌。

杨嗣昌这会儿也抬头看向周正,周正即将担任兵部右侍郎,是他的副手,但周正的策略,与他的不同。

崇祯看了眼杨嗣昌,神色沉吟,显然是心里比较着杨嗣昌与周正的剿匪策略。

周正刚刚擒获高迎祥,立有大功,崇祯本能的倾向于周正的策略,也觉得应该如此。

杨嗣昌很快察觉到了,倾身向崇祯,道:“陛下,虽然策略不同,目的一致,还请容兵部仔细商讨,再上奏陛下。”

崇祯这才笑道:“好,你们兵部仔细做好剿匪策略,改日在大殿上讨论。”

杨嗣昌听着要在大殿上讨论,不由得皱眉,只是看了眼周正,不再多言。

崇祯仔细的问着西北的事,而后又问辽东。

周正从容对答,有理有据。

或许是周正的功劳在身,崇祯对他的话很信任,赞许不断,数次勉励。

周正知道崇祯的性格,他说的未必能起到作用,还是认真的回答,分析。

……

周正在宫里与崇祯对策的时候,周家这边也是十分兴奋。

周家的亲家,丁家,上官家都来了。

上官家是上官清的娘家,周正这次立有大功,各种荫封着实不少。比如,上官清,以及上官清的母亲都有了诰命加身,上官勋,上官烈也都有锦衣百户的恩赏。

周清荔,周方也得到赏赐,可以说,这一次,周家是扬眉吐气,身份大涨,气势比之周清荔任户部侍郎时还要足几分。

周家的客厅里,妇人坐在一起,说说笑笑。

周丁氏看着上官清,笑着道:“上次你兄弟还说要给你娘亲弄一个诰命,没想到二叔还真给你挣来了,弟妹,好福气。”

上官清抱着熟睡的儿子,微笑着道:“大哥也不差的。”!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明廷》,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