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31 章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除此之外,还给他留了几本释译,让他没事的时候读一读,总之,再把自己不懂的地方给圈起来,总之,不会再像先前那般只让他背书了。

李子元这次离开的时候,也给自家孩子留了任务。

既然不能比谁背得书多,几人讨论之后,便决定比谁能给对方解决问题。

像赵桦这样的,也就是记忆好,但是许多东西不理解。

李家两哥儿的长处就显示出来了,几个人爬在一起,这个词解释一下,那一句话解释一下,再扩展到这句话原始的出处,哪本书用到过。

一天下来,彻底给赵桦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原来读书是这样的呀!

所以,他以前是被他爹忽悠了吗?

哼——

小小的赵桦已经意识到了,会背书没什么了不起的,能把书理解透彻了,从中学到许多道理,并且能照着这样的道理来做,才是最厉害的。

是以,几个人约定好了,下次再有什么不懂的,继续互相讨论,互相帮助。

像他们这个五人小组,李大文绝对是最得意的一个。

因为他读书早,年纪也大,懂得也多。

不管是陈家两兄弟,还是自家弟弟,至于那个只会复读还啥也不懂的毛头不在计划行列。

赵珠几个小姑娘也玩得很好。

知道她已经拿字帖练字了,郑觅笑道:“下次我来给你带本字帖,是我最喜欢的韩夫的帖子,她三岁练字,十年如一日,到了十三岁便略有小成,到二十三岁时,字已经超过了许多人,在她们当地读书中占有一席之地。”

刘氏便经常用韩夫人的事迹来激励女儿。

她自个儿是达不到这样的高度,但女儿的处境又比她小时候好上许多。

刘氏觉得好好培养,女儿将来不一定会比韩夫人差。

赵珠先前的目标,就是做个书法大家。

虽然对于这个目标没有明确的理解,不过不防硬,从他爹的描述中,这是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如今听郑觅说要送她书法大家的字帖。

赵珠立马双眼放光,连连道谢。

郑觅笑道:“不客气,咱们既然玩得来,自然是最好的朋友,好朋友之间哪需要那些虚情假意。”

赵珠懵懂地点头。

比她小一岁的温玉娘更不太懂了,不过她觉得姐姐说的都是对的。

小孩哥、小孩姐们愉快地联络感情。

贞娘这边的几个大人倒是没那么轻松愉悦。

听多了秋试的恐怖磨人,大家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

董氏道:“上个月二十三走的,也不知道现在到了没?”

刘氏的父兄都去叙州赶考过,对于时间还是有一定的概念的,笑道:“到了,咱们这里到叙州只要不碰到雨雪天气,五六天也就到了,若是时间松七天也到了。”

这样一算上个月月底就到了。

温娘子道:“我听说福禄寺那边香火特别旺,咱们十五的时候去那边上个香,讨个吉利吧。”

“好!”

几乎是一锤定音的。

福寿寺并不是千河县境内,他们要去的话得提前一天出发。

路途有些远带孩子就不太方便了。

温家和秋家自是有下人看着,李家和郑家父母也都住在一起,最主要的是人家家里没有像赵桐这么小的豆丁。

陈大嫂笑道:“到时候我帮你照看两日,桐哥儿这么乖这段时间又是与我熟悉了你的,你只管去便是了,姑爷的乡试才是正事儿。”

贞娘咬咬牙,大家都去,她不去确实不好,便对赵大嫂道:“那便多谢嫂子了。”

赵桐没意见,正说着就见秋家老太太身边的人过来,对董氏道:“三奶奶,老太太那边有事让您过去一趟。”!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穿二代捡漏日常(科举)》,牢记网址:m.touwz.org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