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章 金山银海翡翠宫(1) 敦煌天机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我淡淡地转过头,环顾莫高窟前的广场。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方针政策的实施,敦煌、莫高窟越来越受到游客、商贾的重视,到这边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至少是三年前的十倍以上,为敦煌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无比巨大的动力。

就在此刻,广场上停着的十几辆旅行大巴上,都挂着“一带一路商务参观访问团”的牌子,而广场四周的彩旗上,也写满了“一带一路、利国利民、发展敦煌、功在千秋”这样的鲜明标语。

游客增多,对于古老的莫高窟是一种荣耀,同时也带来了难以预估的伤害。哪怕有万分之一的游客不自觉,都会损坏壁画或者雕刻,永远无法弥补。

反弹琵琶舞姬是莫高窟里最出名的壁画之一,可以想象,未来的某一天,这幅壁画也会因人为影响而毁灭,留给后人的,只剩无数复制品。

“也许到了那时候,我要追寻的,也未见踪影。”每次这样想,我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是烈火如焚。那样一来,我在港岛失去江湖事业,在敦煌也一无所得,该怎样继续自己的人生。

“小姐,我是专业导游,比起画家们的讲解来,我说的话才能真正反映莫高窟的全貌。而且,我在敦煌干导游十五年了,我爷爷、我爹都是导游,解放前经常给大军阀、外国文物贩子当导游,知道很多莫高窟的秘密,随便提一个,就能让画家们跌破眼镜片,眼珠子掉到地下……”中年导游虽然拿了顾倾城的钱,却并不准备放弃更多外快。

敦煌当地的导游都是人精,深谙“港客有钱大方”的真理。所以,他才不惜三寸不烂之舌,要说动顾倾城听故事。

顾倾城微微皱眉:“莫高窟的故事很多,九成以上都被编纂为民间故事,收入地方志中,从书上、网上都能读到。”

这是实情,甘肃省**、敦煌市**对于莫高窟的文化开发始于上世界八十年代,单单是“莫高窟民间传说”这种内容的书籍就出版过二十五种,无论是有影的还是没影的、祖传的还是杜撰的,全都大肆搜罗、排布其中。

可以这么说,现在如果想找到一个文人们没有涉及到的莫高窟传说已经不太可能了,一草一木、一花一石、一画一人、一洞一廊……全都被写过了。就在去年,媒体上传出消息说,有位网络作家将《清明上河图》中每一个人物都考据出来,写成了一本百万字大作,有模有样,十分唬人。立刻,有网络作家飞抵莫高窟,要将所有洞窟、所有壁画、所有人物都查明身份、衍生故事,写一本数百万字的《莫高窟众生相》。

在我看来,这都是哗众取宠之术,不足道哉。

就像眼前这中年男导游一样,故作惊人之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就在于顾倾城钱包里的红色钞票。

“你先听我说一个,再下论断莫高窟能转圈,这故事你听说过吗?”那导游急了,音量不知不觉提高。

“呵呵。”顾倾城没太听懂这句话,只能报以微笑。

“在某个对的时机,莫高窟就会旋转一百八十度,脸朝后,背朝前。我爷爷就亲眼见过,千真万确,临死的时候写下了遗嘱,要我爹完成他的遗愿,一定进到莫高窟里面去。那里有拿不完的大宝藏,件件都价值连城,传说中大戈壁滩上的‘金山银海翡翠宫’就在那里。”导游生怕钓不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