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二十二章 倒霉的老道 灵官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想到这里杨帆觉得有些荒唐,但仔细一想历史上好像不管那个朝代到了末代都会发生很大的灾难,一次两次还能用巧合说明,可几乎那个朝代都有就有些说不过去了。比如三国演义开头就有这样的描述,建宁二年四月望日,帝御温德殿。方升座,殿角狂风骤起,只见一条大青蛇,从梁上飞将下来,蟠于椅上。帝惊倒,左右急救入宫,百官俱奔避。须臾,蛇不见了。忽然大雷大雨,加以冰雹,落到半夜方止,坏却房屋无数。建宁四年二月,洛阳地震;又海水泛溢,沿海居民,尽被大浪卷入海中。光和元年,雌鸡化雄。六月朔,黑气十余丈,飞入温德殿中。秋七月,有虹现于玉堂;五原山岸,尽皆崩裂。种种不祥,非止一端。

又比如元朝末年,黄河在白茅堤决口,又碰上接连下了二十多天大雨,洪水泛滥,两岸百姓遭受严重水灾。有人向朝廷建议,把决口的地方堵住,另外在黄陵冈开挖河道,疏通河水。公元1351年,元王朝征发了汴梁、大名等十三路民工十五万和兵士两万人,到黄陵冈开河。

修河工程开始了。民工们在烈日暴雨下,被迫日日夜夜没命地干活,可是朝廷拨下来的开河经费,却让治河的官吏克扣了去。修河的民工连饭也吃不饱,怨声载道。民工挖河时,发现有一独眼石人,上面刻着莫道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至此拉开了元朝的灭亡。

现在大明朝外忧内患,又遭逢如此天灾,难道这一切真的只是一个道士渡劫引起来的吗?杨帆想不明白,只是觉得这一切太过巧合,也太过不可思议。但真要说这上天真的有警示未免有些荒唐,可这一天先是从年兽开始,接着穿越,经历书中的大灾难,再到现在的神仙渡劫,没有一件不是荒唐到了极点的事情,神仙,神仙,难道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神仙吗?

杨帆愣愣想了半天,越想脑袋越乱,扭头看了看穿着青色长衫的云山,他那金光闪闪的身体又不得不让他相信。他晃晃脑袋把这一切甩开,想要搞清楚这天灾到底是怎么回事已经不在他能力范围之内了,何况这些也只是他的猜测,现在要紧的是把年兽制服,不能在让他闯祸。

云山见两人都不说话,又问了一句:“你们也不知道当今世上的事吗?”

张西瓜咳嗽一声:“前辈,我俩和你一样都是在山中修行,又那里知道俗世发生了什么?现在的问题是前辈只剩下了元婴,这该如何是好?”

听到张西瓜问,云山叹息一声:“贫道渡劫惹得上天大怒,肉身都被毁去,想证天仙位已经是不可能的了,现在只剩下一个元婴,也只能修个鬼仙了。”

这下连张西瓜都有些惊讶的问:“前辈,我只听师傅说修仙,修仙,难道这修仙还能修成鬼仙的吗?”

“我教认为修道有先后之序,成仙有高下之分,所以道教神仙亦有品位层次之分。关于仙品的分类方法很多,《仙术秘库》对其加以归纳总结,称“法有三乘,仙分五等”,其五等仙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基本上奠定了神仙品位的基础。鬼仙又称“灵鬼”。指修道者未能炼至纯阳,死后出阴神,乃为鬼仙。《钟吕传道集》:“鬼仙者五仙之下一也,阴中超脱,神像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人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夺舌而已。”

鬼仙为修炼之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