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章 物极必反 大唐西宁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丰安城的百姓一觉醒来,惊恐地发现满大街上走的都是怛达兵,“怛达”是边地百姓对室韦人的俗称。令人不解的是街上的这些怛达人现在也穿着唐军的号衣,打着唐军的旗号,接管着原本属于西宁军的防务。

昨天夜里驻守城南的虎营突然爆发叛乱,乱军烧毁营寨并迅速攻占了丰州的南门。城南的丰州营和城东的破虏营奉命前往镇压。但两营都是象征xìng地向叛军shè了几箭,然后就退回了营地。破虏营的统军校尉索额天明时驱逐了进驻营中的钦差,并拔营向南渡过黄河到落雁川施行军垦去了。

落雁川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是杨昊当初选定的十二块军垦区之一。。。丰州营没有走,统军校尉于洪老实不客气地将曾重阳派驻的清肃队礼送出营,他宣布丰州营的整肃已经完成,营中再无一个王党分子。

此时驻守在城北的豹营也终rì紧闭营门,不让一个士卒出入,也不让清肃队进营。曾重阳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西宁军中那些死硬分子由原先的阳奉yīn违转为公然抵制了。如果任由这股歪风邪气蔓延下去,丰州的局面很可能会失控。

在与张虎臣等人彻夜密谋后,曾重阳行使自己钦差大臣的权力,派使者北上大草原邀请李少卿的“归义军”进城接管城防。李少卿是室韦人,原名摩斯迷罗,世居云州,因祖上有功于大唐,敬宗皇帝赐其姓李。。。其所率“归义军”隶属幽州节度使节制,人数约八千,以室韦人为主干,杂有沙陀人、契丹人和回鹘人。

归义军虽名义上隶属河东,但常年活动在yīn山东北一带。对河东的军令,有利则听,无利则不听。李少卿不仅接受大唐授予的官职,同时他也接受契丹和回鹘授予的官职、爵位,甚至他还娶了一位契丹郡主为妻。

接到曾重阳的密信后,李少卿率五千骑兵星夜驰援丰州。九娘关守将秉承曾重阳意志,开关放行。李少卿分军一千进驻丰安,自己亲带主力四千人奔赴丰州。。。曾重阳出城二十里相迎,亲手将丰州城防交到了“归义军”的手里。

丰州在一年之内连经战火,百业凋敝,民生痛苦。虽有库银百万,城中却无处可买粮草。本来筹集四个营驻军的粮草已经让张虎臣头疼不已,如今陡然增加了四千人马要吃要喝,张虎臣更是左支右绌,难以为继。

曾重阳于是下令城中每两户人家供养归义军的一人一马,士卒住在百姓家里,户主要好酒好菜招待,马要jīng料喂养。有心怀怨怼,故意怠慢者一律严惩不贷。此令一出,丰州百姓是叫苦不迭。

李少卿的归义军,在塞北草原上无法无天惯了,进城之后骄横之气丝毫不能收敛。。。兵卒们见官府一味迁就,更是把城中百姓当做奴仆一般,要吃要喝要女陪酒,稍有侍候不到的,轻者辱骂罚跪,重则便是拳脚相加。被打百姓稍有反抗,士卒们便会将其一家老小牵到县衙州署,让当地官吏严惩。

官吏们整治的稍不合他们意的,士卒们便连衙署的官吏也一并辱骂殴打。曾重阳严令,县衙州署大小官吏在处置涉及“归义军”案件时,一定要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行凶的归义军士卒要“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笑脸逢迎”,违者就地革职严办。

曾重阳的曲意迎奉换来了李少卿的全力支持,待归义军部属完毕后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