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2章 杨昊家的那些事儿 大唐西宁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丰州防御使署的后花园占地有六亩,但实际上只有靠近内书房的一小块地方栽种了些花草,其他地方则长满了乱七八糟灌木、杂草。杨昊决定将花园北部约四亩大小的地块划拨给新设立的丰州经济学堂和西宁武备学堂。

经济学堂用来培养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武备学堂用来培训现役军官,培养后备军官。这是杨昊早就有的想法,但一直未能实现,起初是因为缺钱、后来因为曾重阳的乱政和对外战争。

因为曾重阳的干扰,冬季的军垦计划只实现了一半,与林中部和归义军的战争,也让西宁军的弱点、缺陷**无遗。军中山头林立,裙带关系严重,各派系之间明争暗斗,常将一派一系的私利凌驾于全军公利之上。军令不能贯彻通畅,军纪执法也常达折扣。。。此外各营战法陈旧,训练墨守成规,军官官僚气息严重,军队生气不足。

所有这些不得不从根本上去进行改革,除了思想制度上的革新,人才的培养也尤为重要。杨昊决心以长安刺马院为参照创办一所武备学堂,将其办成一座军中熔炉,熔锻出jīng纯的新钢,熔炼掉旧钢铁中的杂质。为西宁军锻造出一付金刚不败的钢骨铁架。他写信给刺马院掌院邵秦,请其举荐贤主持建校。

邵秦对武备学堂的支持是空前的,他给杨昊举荐来了两名大师级人物。

杜仲,刺马院副总教习,律令教授,大唐军cāo将令,他烂熟于胸,曾主持设计《大唐元和军典》费时三年完成,是大唐建国以来军事典章制度的集大成之作,可惜未来及实施,宪宗皇帝就驾崩了。。。《军典》也从此束之高阁。

李赫,奴隶出身,积功做到上镇镇将,后入兵部,对古今中外的阵法颇有研究。

杨昊对二人后视若珍宝,便将筹办西宁武备学堂的重任全权交付给二人。杜仲、李赫又向杨昊举荐自己的门生故旧二十余人,杨昊都亲自安置妥当。

鉴于毛毯厂等几座新式工厂在管理上的严重不足,杨昊创办了丰州经济学堂,自己亲自担任总教习。鉴于师资力量的严重匮乏,经济学堂的学生一边实践一边学习理论。与武备学堂的红红火火相比,经济学堂一直冷冷清清的,毕竟在这个时代认同这种新生产方式的人还是太少了。

杨昊的计划是先办好一所学堂、一座工厂,培养人才,启迪智慧,积累经验,等时机成熟,由一而二,由二再四,终将星星之火变成燎原之势。。。

丰安毛毯厂的第三批货起运洛阳。杨昊让关索亲自走一趟,不是为了押运货物,而是洛阳的内线传回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原金刀卫的统军校尉祁墨已经加入了摩纱,并已成为可以号令数百杀手的大哥。杨昊急切地想弄清楚事情的真相,祁墨究竟是走投无路加入摩纱,还是另有隐情?

几个月前因为孟瑶在丰安帮自己杀了摩纱的一个银牌杀手,竟导致了摩纱高层一场地震。数十位大哥(姐)级人物受到处分,如今事情虽然过去了,但这笔账却实实在在地记到了杨昊的头上。摩纱杀手连续两次行刺失败,这第三次是无论如何也要杀出点血的。。。

回丰安近一个月,杨昊才将晴儿等人从祥福寺接回使署,原先不让她们随意出使署,这一回更严格,除了她们居住的院子和使署的后花园,哪也不准她们去。因为怕丫鬟和侍卫约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