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 同文馆(下) 帝国的朝阳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阁下可是唐子然,唐先生!”

身后传来的官话声,显得有些生硬,听起来倒是有点像是外国人。

回过头来,唐浩然看一个留着短发,穿着西装的……日本人?

不知为何,看着面前这个比自己矮了近一头的青年,虽唐浩然的第一个反应其是日本人。

“正是在下,您是……”

“先生好!”

伴着问好,是一个标准的九十度鞠礼,

“学生郑永林,见过子然先生!”

郑永林的神情极为恭敬,这种恭敬是发自内心的,从几个月前回日本前,于天津买下那本《泰西策》后,在过去的两个月间,他反复拜读那本书,更是对著书的唐浩然佩服至极,从日本回国后,以天津刚一上船,便于《中外新报》上看到了那篇〈泰西纵横术〉,更是加深了他对唐浩然的敬仰之情,这不,刚一回到同文馆,在得知其于馆内任教后,便满院的找他心的中“大贤”,找了一圈结果在这碰着了。

而他的鞠礼看在唐浩然的眼中,立即让他意识到,自己没猜错。

“先生,他是日本派来的留学生……”

韩彻于一旁轻声提醒了一句,在同文馆内,这个郑永林倒是一个“异类”,不仅仅只是因为他是日本留学生,而是因为他的出身比较另类。前阵子他并不在校,据说是其母病逝,其回日本奔丧了,没想到这么快便回来了。

而他的提醒,倒是让唐浩然不由觉得的有些诧异,不禁仔细打量了一下面前的郑永邦。

“郑永林?这似乎不是日本的姓氏吧!”

日本人现在不是一个劲的学欧美,急着“脱亚入欧”嘛,怎么会往中国派留学生?这人到中国学什么?学儒学?怎么跑到同文馆了?

“回先生话,在下祖籍南安郑氏,于明清革鼎之际,家祖虽流落于日本长崎,亦不忘郑氏根于福建南安!”

郑永林恭敬的回答道。

明清革鼎?日本华侨?

瞧着面前的青年,唐浩然似乎明白了,在明末时确实有不少中国人为保衣冠流亡日本,后来“归化”为日本人。

福建南安?姓郑……突然,唐浩然想到读大学时,去过的南安郑成功纪念馆。

“莫非,你是国姓爷后裔?”

先生的话,让韩彻不由一惊,国姓爷,那可是乱逆的叫法,先生怎么能?韩彻连忙朝着周围看了一眼,见周围没有人才放下心来,而郑永林同样亦是心惊,在同文馆,这是半公开的秘密,只不过是无人会提及此事罢了,而眼前这位不仅提了,而且直接称其为“国姓爷”,如何让其不心惊,连忙答道。

“回先生话,家祖系延平郡王胞弟。”

延平郡王胞弟胞弟?

在接下来的半个钟头中,与其说是郑永林在向唐浩然请教西学,倒不如说是其是在解释着自己的家世,也就是从他的口中,唐浩然才知道,郑成功居然有一个胞弟,一母同胞的田川次郎左卫门,之所以姓田川,是因为郑芝龙将这个次子过继给妻子娘家。七左卫门的后代便一直在日本生活着,但第二代后便改用先祖郑姓,甚至就连十几年前的日本驻华公使亦是出自郑氏,而他之所以来清国留学,则正是通过这位族叔的帮助。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