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六章 混在新唐朝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可以。高速更新”辩机想了下,觉得没有什么问题,便一口答应了。

吴悠搓搓手,仿佛看到了一座宝山在自己面前。一个人的时间jīng力有限,不可能把所有东西都占到,学会运用已有的条件可以事半功倍

况且,那些东西里头还有一件他现在急需的东西。

“大师,我想问你有没有听说过这样一种东西,”既然要用人,吴悠的口吻一下亲切了许多,对辩机的称呼从死光头大和尚变成了大师,“有一种花,大概长得有三到六尺高,花朵是白sè的,开花后不久转成深红sè,凋谢后悔留下绿sè的小果子。果子内有籽,籽上的茸毛从籽表皮长出,变长之后会塞满果子内部,果子最后会炸开,露出白白的或者是黄白的长毛?”

吴悠问的,就是棉花。

玄奘的笔记涉及的内容肯定很多,他要是自己翻不知道翻到什么时候,辩机显然对那些内容很熟悉,若是他有印象,找起来会容易很多。

棉纺织品是最重要的纺织品之一,只可惜在唐朝还没有人用。中原地区见到最早的棉纺织品遗物是在一座南宋古墓中发现的一条棉线毯,元代棉纺织品才大规模普及,若是吴悠现在能把这东西鼓捣出来,倒是大可以利用一番。

玄奘是从印度回来的,他沿途中肯定有见到过这种植物,就不知道带回来没。这个时候的棉花肯定不叫棉花。所以吴悠只能从它的特xìng描述一番。希望有人能看着它奇怪把它记录下来。

毕竟,没有腐烂就长毛的植物可不多。

“听你说的,觉得有些耳熟。”辩机想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说道,“师傅在高昌住过一段时间,曾为高昌王讲经,他说宫廷的花园里有一种草,果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不知道是不是你说的东西。”

高昌是西域的一个小国,佛教盛行,王城中有三万人,竟然有三千僧侣。像是玄奘这种人肯定会引起轰动,所以玄奘法师对那里的记忆也颇深。

“白叠子?”吴悠一听,愣了片刻之后意识到可能就是棉花,顿时问道,“那天竺呢?天竺有没有?”

“天竺也有,师傅曾经带过来一些,就种在慈恩寺后头的花园里。”辩机想了想说道,“你若是想要,我改rì让他们送经书是时顺便给你带些便是。”

“好!”吴悠听着这个,顿时喜于形sè。他想要把李显弄出皇宫,靠的可就是这个了。

韩丽娘回家的时候,见着的便是在庙门口还针尖对麦芒的人,竟然此刻很和谐的坐在一起,一个口述一个手书,其乐融融的在写东西。

“夫君,我回来了。”丽娘端着洗好的葡桃进来,躲避那些僧人对她来说不过是小菜一碟,之所以回来晚了,还是因为想到家中来了客人。顺手去集市上捎了些食材回来。

“哦,放在那里吧。”吴悠蹲在那里挖空心思的编故事,辩机显然是抄佛经都抄出花儿来了,写字速度极快,吴悠一句话念完他就已经写完了。不断的在催着下文,吴悠比被辩机逼稿的苦逼写手还可怜。连一刻都等不及。

墨是从隔壁秦家借来的,纸是从房州带来的,辩机写完看吴悠还在想,便自己动手翻着手上的纸张,越看越觉得不同寻常,于是顺手说道,“你这纸不错,不如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