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四十四章捅了马蜂窝 康熙国策顾问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第一百四十四章捅了马蜂窝

第一百四十四章捅了马蜂窝

秦有福并不知道,康熙是当真拿他说的话当回事了。其实也难怪,秦有福跟这个时代的人比起来当然算是见多识广的,至少他知道怎么才能让这些公子哥们老老实实的学习,只要有这一点,其他的事就都好说了。满人坐天下可不是一天两天了,结果大家都看得到,能臣干吏是有的,可是那些靠祖辈福荫过日子的公子哥们却越来越不像话,整天除了跨笼架鸟、要么就惹事生非,即便是康熙这个当皇帝的,除非抓到了这些人什么短处,否则也不好对他们的生活方式说什么,毕竟不过是怎么过日子的事,就算是皇帝也没有话说。

康熙不是不明白,长此以往,当初那些能征善战的八旗子弟就会变成一帮拉不开弓、舞不动刀的米虫。皇家的优抚政策不是康熙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可是也不能眼看着这些大家族就这么一代一代的吃老本吃下去,虽说当初满清入关的时候这些人是挣了些家底,可是没出息的晚辈越来越多,即使是金山也给架空了。

如果说大清皇家军校能为大清培训大量的低级军官,还不如说秦有福的这个手段可以名正言顺的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纨绔子弟一条出路。上了军校出来就是低级武官,就有了安置的手段,最关键的是手里有了“凭”,到时候谁有本事谁上,没本事的也能好好的混碗饭吃,总比呆着家里吃老本的强。

说起来这些旗人当兵本是件简单的事情,更不要说都是些有关系的,可是这些人都是些什么人?危险的地方肯定是不会去的,打仗要死人的道理谁都知道,家里又不是过不下去,冒险是不可能的。艰苦的地方当人也不能去,别看家里的情况已经远不如他们的祖辈了,可怎么说一出去了别人都得叫爷,再怎么苦熬着,脸面还是要的,如果为了讨生活才去当兵,这脸可就丢大了。

秦有福搞的这个大清皇家军校给了这些曾经或者现在都还有权有势的公子哥们一个选择:要么继续当一个整天硬撑着跨笼架鸟、用六颗茴香豆送酒的大爷,要么想办法混个凭,到时候找关系运作上一个肥缺。至于真正想到苦寒之地去服役或者是上前线打仗的事估计是没有几个人愿意的。别看军校这东西谁也说不上到底学点什么,但是就冲着一毕业就能按尉军衔安置到部队这么个事,已经使得这个刚刚开办的大清皇家军校变成了一个香饽饽。谁也说不清楚秦有福为什么会单独为军校生设置一套跟大清武将不同的军衔体系,不过简单的套用还是知道的。大清皇家军校的所谓的尉至少相当于外委把总这个级别,如果能当上京官,说不上就能混个八品典仪了。别看这官不算大,可是总还是个基础,只要混好了,想来过个几年就能循例一级一级的升上去。再说了,能进这大清皇家军校的有几个家里没有点关系?到时候走动一下,来回这么移调一番,升官肯定是快的。

大清皇家军校的规矩是早就定好了的,按照规矩,凡学校里的优秀学员、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和获得过学校奖励的一些学员,毕业的时候是可以上调一级军衔的,换句话说,同样要在学校里学习这么长的时间,只要能获得一些这个优秀那个优秀的,毕业以后马上就能成了同级同学的长官,这可不光是官大官小的事了。大清原来是奴隶制的,别看同样是满人,可只要是旗人,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