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66 章 我为古人讲历史[直播]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说起来,因为《三国演义》太火了,而演义中对丞相是非常推崇的,还使用大挪移之术把一些战绩转到丞相身上,说一下,这是罗贯中的锅,和亮亮没有关系。”】

罗贯中有点不好意思,又怒视天幕:无事老师,有事罗贯中,天幕居然也上演变脸?

【“总之导致一些逆反,有人扒拉诸葛亮,一看,诶他根本也没多大的战绩嘛,凭什么说他打仗厉害,这都是编的!

所以有那么阵子丞相仿佛人设崩了,那么真的如此吗?”】

罗贯中又被友人们怒视了,看吧,都是你的错,居然让丞相背锅。

罗贯中蔫蔫了,都说了是为了剧情可读性,而且就是一部演义,演义懂不懂?为什么要在演义考究历史啊!

【“历史对丞相早已盖棺定论,他确确实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别看我们随随便便能找到一堆的名人这个家那个家的,就以为这很容易,但是事实上,每一个能被冠以名家称呼的,都是经过专业人士反复考量的。

例如华夏建国几十年后,经过反复的讨论,才只有33人被□□授予军事家的称号。

后面隔了几年才又增加了三人,也就是说华夏建国以来总共就只有36人有军事家的称号,其中五位是国家领导人,还有十位元帅,十位大将,以及建国前就牺牲的11位英烈。

可以说每一个都是战功赫赫,或是指导了多次战争胜利,或是在军事理论上有所贡献,也就可想而知这这称呼含金量有多高。

而诸葛亮也是如此,很多人只看见他北伐失败,就觉得他的军事水平不过一般般,但是实际上呢?”】

李靖顿时摇头道:“写史书的人懂什么兵法?”他显然对此很有怨念,像是司马迁,陈寿也罢,写其他的还好,写到兵法相关,就直接贴战绩,根本不知道这战绩有多牛逼,后人只能自己推敲这压根不可能实现的战绩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这真的很为难我们这些后辈好嘛。

【“首先,丞相其实很会治军,陈寿虽然不懂兵法,但是如实记载还是会的。”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就曾提到,诸葛亮“治戎为长”。

嗯,很简单的几个字,我们还是看看其他资料吧。”】

陈寿轻咳一声,那啥,他只是个记史的啊,还想要他怎么样吗?

【“丞相曾在《论荐刘巴》一文中亲言:“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从这一点来看,诸葛亮确实治军有方。

他治军以明,以信为本,赏罚有信,提出明确的道德要求,认为师出以律,失律则凶,具体可以参考《将苑》一书。

这本书又称《诸葛亮将苑》、《武侯将苑》、《心书》等,虽然有可能是后人伪托之作,但其中许多思想与诸葛亮的军事思想相一致,很适合我们研究丞相的军事思想。

而且该书也非常系统的论证了将领在军队中的地位、作用、品格和领兵作战时应该注意的问题,颇受后人重视。”

“丞相还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夷陵之战兵败后,对蜀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