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 82 章 直播通古代之开局盘点乱世

首页
关灯
护眼
隐藏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既然讲完了,唐玄宗李隆基早年的一些经历,那我们把话题再次转入正题——安史之乱。这里我们又得再说另一个故事,也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恨歌》里的故事。】

天幕再次响起了悠扬舒缓的曲调,古筝与竹笛长箫一同弹奏吹响,其中还有节奏地加入了好像敲击罄石的声音。那样美妙的音乐宛若天音,就连宫廷的乐舞也无法与之比拟。

与此同时,天幕同时展示了与之相配的舞蹈。

在乐曲初响的时候,天上的神女以长虹为衣裙,以云霞为霞帔。凤钗翠钿璎珞层层叠叠的金玉饰品装扮得令人移不开眼睛,玉佩与步摇铃铃作响,发出极美的音色。然而此时整装完毕的她们还没有演奏舞曲,只是慵懒安静地伫立于一旁。

直到乐曲逐渐步入高潮,天幕之上的神女,忽然摆出欲飞的姿态。舞姿轻盈,动作婉转。颇有魏晋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植《洛神赋》所描写的翩若惊鸿宛若游龙之姿。此时她们广袖曼舞,罗裙轻摇,更是颇有流风回雪,飘忽如神之态。

然而,乐曲的声音虽然美妙,却并不清晰。在乐曲之外,所有人都能听见一首诗被吟诵,正是《长恨歌》。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

……

“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

……

“君王掩面哭不得,回头血泪相和流。”

……

白居易这首诗没有选择在唐代已经成型的律诗和绝句,而是采用了乐府诗的格式,以长篇叙事和抒情并重,向人们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爱情。虽然这份美丽的爱情没有存在于历史上,但是却真真实实地存在于白居易的这首诗里。

乾元二年,白帝城。

江水之旁,有一位老翁正在踱步,看他的年岁,大概已经年近六十,衣衫没有多么富贵,但是在这样的乱世里却也不算太落魄。

天幕降临之前,他时而远眺江水之上,时而驻足沉思。就与寻常的老翁,别无二致。但是若是有人能够直视他的眼眸,却仍然能看出来和当年别无二致的骄傲与神采。他曾经也是盛唐的一个标志。

李白。

后世之人如果提起他来,会想到什么呢?诗仙?谪仙人?华夏诗歌史上浪漫主义的巅峰?可是李白他的人生,远远没有他在诗歌里写的这样纵情欢愉。他喜好饮酒,又在他的诗歌里那样的乐观恃才傲物,又何尝不是对现实生活无奈的嘲解呢?

杜甫曾经以“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来形容他。

他这一生幸运也不幸,出生在大唐最鼎盛的巅峰,却亲眼目睹了这个帝国的堕落。富裕的家世让他拥有了早年游山玩水的自由,然而上钩之后却彻底断绝了他通过科举步入仕途的可能。他一辈子都在求官!

初到长安,一身才华的他,几经蹉跎,献赋谋仕,最后却只能当一个为达官显贵写唱词的小小翰林。

李白此时遥望天幕,任凭骄傲如他,此时此刻都忍不住泪湿眼眶,说道:“陛下,贵妃,清平调哈哈哈哈哈哈哈……”

“这诗真好。云想衣裳花想容,比不得比不得。”那些歌功颂德自娱作乐的文字从来不是他所愿啊,至少人家还能

「如章节缺失请退#出#阅#读#模#式」

本章未完,点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回目录